10月16日,作为2025亚洲油墨展的核心配套活动,亚洲油墨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空港博览中心2号馆会议室顺利举行。聚焦绿色转型、技术赋能,大会邀请了10位政策专家、高校学者与企业技术代表同台分享,既拆解行业合规难题,又带来创新应用方案,让在场参会者直呼实用。
政策解读+生物基创新
双轮驱动绿色转型
大会下半场,政策与材料创新话题接连登场,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“方向+路径”双重支撑。
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VOCs治理委员会顾问李建军,率先以“包装印刷VOCs源头削减替代技术与政策方向”为题,直指行业痛点:“中小微软包装企业低效治理设施多,无组织排放占比达30%-40%,而凹印水墨应用是源头减污的关键。”他现场分享的“水墨印刷+烘干节能+乙醇回收”整体解决方案,让不少企业眼前一亮——这套方案通过85%以上的余热回用效率、90%纯度的乙醇回收,能让单台十色印刷机年节电38-115万元,VOCs减排80%,真正实现“减污、降碳、降本”协同。同时,李建军还明确“十五五”政策取向:低效治理设施将被强制淘汰,低VOCs材料应用会获更多支持,为企业转型划出清晰“底线”。
紧随其后,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郭文迅,围绕“糖类在水性UV油墨、涂料和光油中的应用”主题展开分享。他提出以葡萄糖浆、全蔗糖糖浆为生物基原料,与水性UV树脂复配,既能实现接近零VOC排放,又能赋予油墨抗菌抗病毒功能——其团队开发的专用树脂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超99.99%,适配儿童用品、医疗包装等敏感场景。现场提及的应用案例更让参会者直观感受创新价值:用该材料制作的教科书封面、木板光油样品,光泽度达102度以上,兼顾环保与外观质感,为油墨行业开辟“生物基+功能化”新赛道。
数码墨水破圈
打开工业应用新想象
如果说绿色转型话题聚焦“行业责任”,那么玛莱宝中国数码技术服务工程师冯立海带来的“数码墨水创新应用”,则让参会者看到油墨行业的“市场增量”。
冯立海用一系列工业级案例打破传统认知:Ultra Jet DUV-C系列UV油墨可实现3mm厚墨层浮雕印刷,能在红酒瓶上打印立体品牌logo,还适配飞机机身直接印刷;针对汽车领域,其“数码+丝印”混合方案可在PC膜片上实现精细图案打印,叠加丝印层后能通过严苛的成型与分层测试,满足IML(薄膜插入成型)工艺需求。“以前觉得数码油墨只能做小批量定制,现在才知道能落地到汽车、航空等高端制造场景。”一位包装印刷企业负责人在台下感慨。冯立海还提到,这些数码油墨能精准匹配不同喷头型号,兼顾附着力与耐刮擦性,为油墨企业拓展业务边界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议程紧凑显实效
搭建产业协同桥梁
大会上午聚焦技术细节,下午覆盖政策、材料与前沿应用,中间穿插的午餐与茶歇环节,更成了参会者与嘉宾深度对接的“黄金时间”——不少企业围着李建军咨询地方政策差异,向郭文迅了解生物基材料的成本适配性,或与冯立海探讨数码油墨的设备配套方案,现场交流热度丝毫不减。
这场大会的价值,早已不止于“信息传递”:它让政策要求与企业需求找到了契合点,让实验室的材料创新与生产线的落地需求有了衔接处。正如一位参会的油墨生产商所说:“以前觉得绿色转型是‘花钱减污’,今天才明白,政策里藏着机遇,创新技术里藏着市场,这大会就是帮我们把二者连起来的桥。”
随着大会落幕,参会者带着政策方向、技术方案与合作意向返程,而这场大会传递的“绿色创新、技术破局”理念,正成为推动亚洲油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。